首页 / 金融资讯 / 新三板资讯

新三板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垃圾场 原因何在

时间:2018-04-09 来源:精工小贷 浏览量:1977

最近见朋友,赫然发现,不少人名片的左上角或右上角多了一串股票代码,一问,原来是企业在新三板上挂牌了。从去年底新三板挂牌企业超过5000家到现在,截至笔者写稿的今天,挂牌企业已经增加到近6000家。


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数量的激增,与投资者及大众对这一新的资本市场的认识不同步,导致大家对新三板的看法呈现两极化:有已经挂牌的企业逢人掏名片就大肆宣称自己“上市”了;对新三板一无所知的企业家或投资者则直斥新三板“都是垃圾”,在新三板挂牌“没×用”。加之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各路自媒体,一会儿鼓噪新三板上又出了多少富豪,一会儿又说“流动性降到冰点”,一会儿说新三板的壳资源被炒到了3000万元,一会儿又说一大批的企业要弃新三板往A股IPO去了。


众声喧哗,一片混乱之中,新三板就像仓央嘉措诗里写的:“你见,或者不见。”


对于有志于做大做强的中小微企业来说,新三板作为“非上市公众公司”的股票交易市场,它的作用,就像中信证券广东公司一位高管朋友打的比喻:新三板就像一个秀场,企业有没有在新三板上挂牌,至少决定着你能不能进入资本市场,有没有被投资方“目光所及”并得到青睐的机会。


要知道,中国有1500万中小微企业,大大小小各类私募股权投资公司近万家。在这个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的时代,中小微企业的数量只会更多,市场再怎么号称不差钱,资源始终还是有限。抢搭资本列车是企业发展迟早必修的功课,没有资本助力,不可能做强做大。


大家都知道上市IPO是企业融资、做大做强的打法,但是,以沪深两市IPO对企业规模、利润的要求,能够得上IPO标准的中小微企业,诚然已经不多。即便是够得上IPO标准的,要把这“上市之路”走下来,所费耗的资金成本、时间成本,用业内人士的话来说,往往要被“剥一层皮”。


剥一层皮也不要紧,问题是,企业被拖“死”在漫长的上市之路上的极端例子也不鲜见,最为人熟知的是俏江南的例子。很多文章炒作焦点是张兰与鼎晖王功权10.53%的股权对赌,但其实中间最大的“梗”就在于当初俏江南本来顺风顺水拟进行A股IPO时,2012年突然受到证监会收紧、最后暂停餐饮企业IPO的致命打击,后来又错过在港IPO的机会导致满盘皆输。


新三板挂牌企业定位“非上市公众公司”,虽然拗口,但却实实在在给1500万中小微企业指明了成长的方向,拓宽了成长的空间。不要忘记,BAT也是从中小微企业成长起来,虽然他们生长的环境已无从复制,但不管怎么样,就像人体健康需要畅顺流通的血液,中小微企业的成长必须要靠资金融通的顺畅,新三板使优秀的中小微企业可以不用看银行脸色,不用被间接融资过度盘剥,也不用受市场短时情绪影响,可以更专注发展。有理由相信,随着5月分层制的落地,未来的新三板,必将是各种转型、市场价值为导向的重组并购主要发生地。1+1>3很正常。


而从投资者的角度,目前中国高净值人群规模已突破百万。新三板“合格投资者”,是指开户前一交易日日终名下证券类资产市值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自然人,以及注册资本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法人机构、实缴出资总额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合伙企业。按以上标准衡量,符合这一要求的人群其实并不少。


有论者认为,A股市场已沦落至连吴敬琏所说的“赌场”都不如,已经“被玩坏了”,象今年新年开市头一天,A股市场说“熔断”就熔断。相较而言,笔者认为,距离价值投资更近的,至少截至目前,就是在新三板。


一半是海水,一半是火焰。知名投资人王功权说,未来3年,新三板会死掉一半的企业。另外一半,他没下判断。其实,这也很正常,新三板,本来就是创新创业型中小微企业的主场,如果剩下的那一半里能有一半成功,这几率已经够可以。


新三板500万的门槛,既是风险门槛,也是价值门槛。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,谁比谁更专业?手握500万的个人投资者,和天天提着菜蓝子紧盯营业厅红绿数字闪烁的大妈,谁更具理性和思考力?当然,目前的新三板市场,还远未到成茧、化蝶的阶段,是条有点难看的毛毛虫,奇葩朵朵开,看客笑开怀。


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中,有各种飘飘欲仙估值上天,也有在新三板上挂了牌以后就天天长驻金融街、不务正业,只想着增发和套钱的企业。追逐资本必将放大贪婪,但如果你再仔细看,也会看到这片肥沃的腐土中,万物生长。